联系我们登录

让老百姓都看得起病——雁峰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综述

2012/2/6 10:17:32  访问量:785
大字体
小字体

  

 

  前来就诊的病人已经享受基本药物制度带来的实惠(资料图片)

  

 

  显示屏清晰地显示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价格(资料图片)

  “脱贫三五年,一病回从前。”这句民谣曾经是普通居民看病难的真实写照。如今,这种状况正在悄然改变。

  去年以来,雁峰区紧紧围绕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抓手,全面推进基层公共卫生服务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累累硕果。全区基层医疗单位业务量明显增长,药品费用明显下降,以药养医现象得到有效控制,并成功创建了我市唯一的一所省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以说,雁峰区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医改工作目标,在探索和推进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中取得了实效,让广大城乡群众实实在在享受到了新医改带来的实惠。

  加大保障力度,基层医疗归公益

  群众健康无小事,本次医改最大的亮点在于强化了政府责任,通过加大政府投入,降低群众个人支付比例,让基层医疗回归公益。

  作为省内第三批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县(市)区,雁峰区于去年6月18日率先在全市启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区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505种基本药物全部实行零差率销售。该区区委书记唐学石担任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领导小组顾问,区长周建向社会承诺:“雁峰区医改一定做到‘三个保证’:保证老百姓看得到病、保证老百姓看得起病、保证基层医疗机构有效运转。”

  在此之前,该区成立了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对基层医疗机构人员编制、职工工资、三年药品收支等进行了摸底测算,开展了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宣传发动工作,举办了清仓核库培训班等,为顺利推行基本药物制度奠定了基础。雁峰区副区长江红告诉记者,新医改主要包括5个方面: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初步建立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按国家和省里部署逐步实施公立医院改革。

  围绕各项重点工作,雁峰区政府加大医改投入,发扬“小财政、办大事”的精神,实行供需双补。去年本级财政共投入809.94万元,另投入基本药物采购周转金60万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政府奖励基金10万元。

  人均药费下降五成,民生大礼惠群众

  宽敞明亮的场地、整洁的床位,诊断室、治疗室、输液观察室、药房四室分工明确,墙上悬挂着各类规章制度,各种医疗文书规范齐整……这是记者日前在黄茶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到的情景。随着一所所设计新颖、布局合理、建设规范的基层卫生服务中心的建立,该区医疗基础设施建设正稳步推进。

  “用完全一样的药,以前吊瓶一天要80多块,现在一天才20多块,价格是原来的1/3。”正在黄茶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输液的柏碧堤老大娘乐呵呵地告诉记者。话刚落音,带着孙子前来打针的刘奶奶忍不住插嘴道:“以前小孩感冒,吊一次瓶就是60多元,现在吊了2天才30来块,便宜多了。” 在采访中,大家都对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津津乐道。在住院部,下岗职工陈先生告诉记者:“这次住院800多元的医药费,我只需要掏170来块,其他的国家都给报销了”。

  在天马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外墙宣传栏、室内电子显示屏和查询簿把505种基本药物价格一一列举,市民可随时查询,门诊药房内基本药物和非基本药物分开摆放,标识明显,所有药品一律按零差价销售。市民刘先生指着室内电子显示屏告诉记者,以前的头孢要7块钱一支,现在只要1.2元了。随着基本药物制度的推行,百姓“看病贵”的问题在雁峰区得到了根本化解。数据显示,去年6月份以来,该区7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总量2万余人次,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84.57%,人均药品费用29.36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7.1%,居民直接受益近22万元。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百姓健康记心中

  医改,关乎民生,情系群众。在强调建立“服务性”政府的今天,要把医改政策宣传到位并付诸实施,真正把百姓冷暖记心头,其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义务巡诊、帮居民建立健康档案、为儿童进行健康管理、对老病号进行定期回访……雁峰区基层卫生服务机构这一系列贴心的服务体现了以人为本,健康至上的人文理念。

  天马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去年6月11日至15日,开展了为期5天的地毯式宣传,发放基本药物宣传手册30000余份,为居民排疑解惑。同时,他们每周至少2次到辖区居民家进行义务巡诊,并建立健康档案,做到辖区内居民的健康状况心中有数。居民有了健康档案,到医院看病一调档案就知道你的病史和身体状况;重病大病、慢性病、传染病都能做到及早预防,提前干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活动的启动让全区居民健康都有了保障。”雁峰区卫生局局长黄昕介绍说。

  黄茶岭街道辖区退休老人熊爷爷,家庭十分困难,身患突发性脑梗塞、糖尿病、高血压,去年上半年在市中心医院住院5天花费了7000余元,虽然脱离了危险期,但仍需要长期康复治疗。黄茶岭街道卫生服务中心上门建档时,主动将其纳入重点随访帮扶对象,制定了详细科学的康复计划,发放了温馨联系卡保持随时联系,并定期上门测血压、血糖,及时进行处理和救治。经过3个月的贴心服务,熊爷爷的偏瘫症状明显缓解。

  数据显示,去年该区为农村居民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53.7%,电子档案完整率达99.9%。

微信登录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登录后可对文章进行评价、以及投稿

返回顶部